|
深度:让孩子远离网络真是一种保护吗?且看把信息技术纳入高考的浙江是怎么做的
现代人有四大酷刑:断网、手机没电、减肥、早起,前两个几乎都和网络生活有关。 互联网已经是绝大多数人参与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是学习还是看个电影、打盘游戏,不用说成年人,未成年人玩起网络来也可是得心应手。家长一想起自家孩子耗在网络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担忧这可能是坏事,断网、禁网的手段不能解决孩子爱上网的问题了,于是甚至还有了“治网瘾”这一说法。 上网不等于仅是娱乐,但多年来社会形成的唯奋斗、唯工作、唯学习创造人生价值论,依然还在绑架着互联网的多样性。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如果仅是用武力手段粗暴解决,谈不上是一种保护,反而是一种倒退。 为什么“断网、禁网、戒网”其实是一种懒惰且敷衍的关爱?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19岁以下的网民已经达到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新增网民中45.8%为19岁以下的青少年。另一方面,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也越来越提前。上网的未成年人越来越多了。 想象一个场景,一个学生,他班上的同学人人都能上网,也爱上网,有一天他爸妈和他说:“宝贝,你老上网,我们觉得不好,从今天起就禁网了。”这个孩子很乖,听了爸妈的话,过了一个学期,他发现自己和班上同学,仿佛活在不同的世界,因为有次他发了一个emoji想表达“哈哈”,同学问:“你有什么不满,为什么要‘呵呵’我?” 《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搜索引擎使用率达到86.6%;网络新闻使用率为74.5%;网络购物、团购和网上支付的使用率分别为61.3%、27.2%和62%,高于网民总体水平;网络音乐、游戏、视频、文学的使用率分别为80.2%、66.5%、75.4%和44.6%,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 由于工作忙碌、代沟问题等,父母们在忙碌于生活后无暇、或不懂和孩子沟通,但他们也迫切地想拉住孩子,以免他陷入浩瀚的网络深海里。于是,断网、禁网、戒网的做法出现了。 然而,互联网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强制地、武断地改变未成年人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种倒退。 以韩国“游戏宵禁”为例,2011年5月19日韩国国会通过“灰姑娘法(Cinderella Law)”,旨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游戏。 法案规定下,游戏用户必须用其身份证号码进行实名注册,且互联网游戏运营者在午夜12时至上午6时之间必须自动强制年龄不满16岁者退出游戏服务。但推行后,这个制度却基本无实效性,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未满16岁的青少年拿了父母的居民登录号码进行认证。韩国游戏网站ThisIsGame的数据显示,“游戏宵禁”制度之下,盗用父母的身份证注册游戏的青少年游戏用户旋即增长了5%。 而且,由于”游戏宵禁“对游戏文化性的诋毁,据悉,2011年韩国达18.5%的游戏产业增长率,在2013年急剧下滑至-0.3%。直到2014年,“游戏宵禁”制度作出修改,给了父母更多权限,情况才逐渐好转。 直到2014年,“游戏宵禁”制度作出修改,给了父母更多权限,情况才逐渐好转。修改后的“灰姑娘法”规定,游戏运营方如果收到16岁以下未成年人父母的请求,才应当强制16岁以下未成年人退出游戏。 强制地禁网变得温和了。社会与父母、父母与孩子、社会与孩子本不是敌对双方,而应该以沟通的态度平等相处。 是的,我们不得不重视一个现象,社会新闻版块报道的关于未成年人因上网受骗、或是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的事情越来越多,但同样的,矫枉不该过正。 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后果可能让人痛心。 未成年人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一旦脱离了父母的监督,容易陷入网络游戏,难以自拔。据美国《侨报》报道,有不少留学生圈内的人,其内心的忧郁和苦涩不免让周遭的人们唏嘘,他们家境优越、衣食无忧,可他们不仅学无所成,甚至荒废了大把的光阴与青春在国外混沌度日,陪伴他们的是日复一日的网络游戏和距离住所最近的快餐。 绑住其手脚,不如陪他在网络世界里共舞。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正在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在此前召开的2017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交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建议。马化腾在这份建议中提出,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需要家长、学校、相关部门与互联网企业共同行动,相互配合,一起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同心圆。 而在今年2月,腾讯推出了“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该平台主要服务功能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子女登录游戏及消费实时提醒、消费额度设置、游戏登录时段设置等。 未成年人爱玩的游戏,有不少都出自腾讯,如今,腾讯也在正视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强制性禁止未成年人上网的手段不同,“成长守护平台”其实更鼓励父母与孩子沟通,在实际尝试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平台会多次弹窗询问父母,是否已经和孩子有过沟通交流。主管游戏业务的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曾写过一份公开信,谈及未成年人与游戏的关系:
2016年5月,韩国曾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过度热衷游戏的根本原因并非游戏本身,而是青少年所受到的社会压力。比起无理的法律规制,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并减少应试压力,才是防止过度热衷游戏的实质对策。 堵不如疏,不如引导,这早已是解决未成年过度使用互联网的解决原则。 正如马化腾在今年全国两会的建议内容里提到的:
适时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地使用互联网是关键 “盲目、简单、粗暴的劝诫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让青少年从网络世界过渡到现实环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需要培养青少年的自律和自觉,让其知道网络的利与弊,而家长早期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理念、方式、方法非常重要。” 浙江杭州青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杭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主任宋健男表示。 心理辅导老师周佶说,“网络成瘾”一词被社会舆论夸大,真正成“瘾”的状态应该是网络控制了人的生理和心理全部需求,没有网络就仿佛没有了空气,但往往未成年人达不到这种地步。 周佶也曾跟行业内很多心理专家探讨过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社会现象,大家均对“网络成瘾”一词颇有争议。 “使用网络时间长一定就不好吗?真的一定会导致孩子成绩下降吗?那么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人怎么办?很多家长说孩子因为沉迷网络而导致成绩不好,但假如没有网络没有游戏,孩子的成绩一定会好吗?”周佶直言,不少孩子出现问题,原因归根结底在家庭及家庭教育上。 究竟是何时越来越多孩子被家长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呢?在周佶印象中,是手机有QQ聊天工具那会儿。 “手机QQ完全改变了孩子们的聊天方式,它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局限,很多孩子人手一只手机捧着聊天,那会儿也成了家长咨询的一个高峰期。”周佶回忆,这种情况直到微信的出现有了短暂改变,因为很多家长自己也开始捧着手机群聊、抢红包,潜在对孩子捧着手机聊天产生了理解并认同。 当家长自身都潜意识认为网络成为一种消遣途径时,更是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周佶说,
如今的社会,一方面家长、学校在控制甚至是“小心”阻止着孩子使用互联网;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整个社会都在进行着“互联网+”,成为矛盾的两极。 宋健男表示,由于未成年人独特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征,他们对于互联网中的“游戏功能”特别感兴趣,“这就需要家长、学校正确地引导,让孩子们了解到互联网是工具,是未成年人与外界沟通、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但并不是唯一途径。” 宋健男说,
要相信未成年人能正确地使用互联网,且看浙江省的示范经验。 上周日晚8点半,记者在微信上呼叫杭二中高二学生潜进,马上,潜进便回应了。 潜进说正在刷网页,查看团队众筹项目的情况。作为此次杭二中参加哈佛CTB比赛E-cho小分队的队长,潜进和同学们要为盲人筹集一笔资金,用于改良盲杖,所以近期大家都扑在网上做着各项准备工作,例如做项目推广、学习剪辑资料片等。 这些上网时间,均是在父母知晓并支持的情况下进行的,但他说,其实如今家长已不太介意并过问他在网络上进行的一切活动了,“大概是我很自律,让他们很放心吧。” 相对于同龄人,潜进接触手机和电脑的时间要早得多,大约是小学三年级便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那会儿只是用来跟父母联系。初一下半学期,通过跟父母对话,潜进要到了人生中第一部可上网的手机:iPhone 5。 有了这部手机后,它几乎占了潜进的所有周末时光。“聊天、玩游戏、看美剧……那时候,一到周末只想捧着手机,其他什么都不想干了。”潜进说,虽然跟父母有君子之约,一旦成绩下滑手机就得上交,但这种属于青春期的任性还是让他抱着手机紧紧不放。 直到考上杭二中,开学初的一次分班考试,让潜进回归理性,“以我的成绩应该是能进竞赛班的,但由于暑假太放松,只知道玩电脑看手机,结果成绩不理想只进了实验班,我突然感觉到手机的弊端,聊天很占时间,意义也不大。” 不再整日抱着手机,但潜进并没有拒绝网络,而是充分利用它充实自己。由于考托福的需要,如今他每天泡在网络上练习英语长达七八个小时,网络也成为他补充自己短板的一个窗口。潜进说,
这也与父母开明的教育方式有关,他们把更多主动权交给了自己,而自己更明白以后要走的路和现在要做的事,这样才会正确对待手上一切事,当然也包括使用网络。 “我们自制力都不强,需要监督,所以想做个软件来让家长能够监督我们玩手机的时间。”何文骏说。他曾通过网络和社会实践的方式,对青少年上网问题进行调查。从调查数据来看,学生使用手机与外界联系的占9.55%,其中与家长联系仅占3.54%;浏览网页的29.17%,玩游戏达20.66%,通过微信、手机QQ闲聊的高达40.99%,这让他觉得急需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何文骏对手机上网监控方案进行了构思,采用Android技术的移动应用,进行了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监控APP软件的开发编程与测试。 安装手机上网监控APP到学生手机,学生只拥有对自己手机进行使用权限,无法决定自己的上网时间,无延长上网权限,也没有查看软件与卸载软件使用的权限。家长安装的监控端软件,具有关闭学生上网与授予学生上网的权限,从而能够保证学生在家长的监控下合理使用手机上网。 “我们必须关注网络对青少年成长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影响,全社会应当构筑抵御互联网负面影响的思想屏障,全面启动舆论防御体系,像重视生态环境一样重视青少年的网络文化环境。”省团校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蔡宜旦表示。 去年,浙江省启动“争做中国好网民”活动,呼吁网友共建清朗网络空间。团省委联合省网信办在全省启动“小小好网民”网络创意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怎样才是小小好网民”网络大讨论、“争做小小好网民”主题实践活动、“谁是小小好网民”网络征集活动,在全省广大青少年中形成争当小小好网民、学习小小好网民的良好氛围。 在微友圆桌会上,来自各地的网络意见领袖和青少年网民代表,抒发了对当前网络环境的看法,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小网民代表、来自义乌市五爱小学的阿尔及利亚男孩杨洋说,
“若听到谣言,就捂住耳朵不去相信;若看到暴力等不良内容,就捂住眼睛不去围观;若见到有失真实的信息,就捂住嘴巴不去传播。我们不光说在嘴上,也一定会落在行动上。希望我们的网络一片蓝天白云、山清水秀。”小网民代表、台州路桥街道实验小学代表、敬老小孝星金子心说。 “小小好网民”只是浙江省中小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的其中一项活动。去年,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举办了“我参与、我成长”浙江省中小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关注G20——走进最美杭州(浙江)”“ 走进政府 活动”“ 小小好网民 活动”“家庭阅读成长计划”“我们的节日”“浙江省中小学生网络文化活动创意大赛”等六大部分十一项子活动。 活动去年5月20日启动,持续到9月30日,参与人次超过15万,收集投稿作品5万余份,部分学校将“我参与、我成长”浙江省中小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作为学生暑期作业之一,活动整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据悉,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 团省委副书记王慧琳指出,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王慧琳说:
来源: http://www.ithome.com/html/it/297521.htm , http://www.ithome.com/html/it/297507.htm, http://www.hao123.com/mid?key=pZwYTjCEQv4-ILn8nHm1QhPEUitkPztsnWczQ10kQYPDRbmYrNFQnj0snH6LNbb8pZwVU0&from=tuijian&pn=2 智少年编辑整理 深圳智少年教育力求寓教于乐、融汇多个学科地引导青少年们富有创意地使用电脑,扩大他们的视野,培养逻辑思维,激发好奇心、探索精神、洞察力,乃至发挥无限创造力!使青少年们如虎添翼,更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图:智少年IT小达人创意电脑课教学内容) 智少年参考国际编程组织(Code Org)、国际技术教育学会(ISTE)制定的 4岁以上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标准,来设计适合国内中小学生的趣味计算机科学教程。 创意电脑课有:IT小达人、游戏中学编程、我是表情帝、美工魔术师、出国前特训、竞赛辅导班等。 深圳培训点 1、福田科学馆点 3、福田石厦小学点 4、福田景莲小学点 5、福田车公庙点 6、龙华民治小学点 7、南山中英文学校点 8、罗湖翠园中学点 教学点还在增加中... 请留意我们网站更新~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623-0302 孩子达标了吗?4岁以上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标准 -- 国际技术教育学会(ISTE) 和代码组织(Code Org)制定 |